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清廉四川》栏目。
俗话说,“气顺则心暖”。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发现在“水电气网”使用过程中,不少老百姓都遇到了各种难题。在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推动和各级职能部门的落实下,群众的“堵心气”如何变成了“顺心气”?我们来看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蔬菜种植园里发生的故事。
【正文】2024年的一天,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蔬菜种植产业户赵礼荣一行人便匆匆来到村上的“说事服务站”,反映水源断供,80余亩蔬菜大棚作物面临枯死的问题。
【采访】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蔬菜种植产业户 赵礼荣:由于我们(2024年)3月份把蔬菜苗栽好之后,到了5月份、6月份,严重的干旱。引起我们所有的蔬菜严重缺水,你想是什么样的概念,所以说我们就找了村上。
2024年以来,昭化区纪委监委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监督执纪主战场,在乡镇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以多种方式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如何深入开展进村入户主动收集群众诉求,村级群众“说事服务站”就是一个有效载体。
在接到问题反映后,昭化镇纪委立即组织力量兵分两路,一路前往产业户家中了解具体情况,另一路则前往蔬菜种植基地实地察看农作物情况。这样的速度给产业户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很快,调查发现,导致种植基地水源断供的原因,是附近建筑工地施工造成地下水沉降所致。
【采访】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纪委副书记 康骅: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我们镇纪委第一时间将该问题上报了镇党委政府,同时我们联合了镇相关站所的工作人员,还有村干部,一起到现场进行了查勘,然后这期间我们还与施工方进行了沟通,他们也积极地配合我们,一起到园区听取了产业户的意见,并研究制定出了整改方案。
解决灌溉用水问题是保障群众粮食生产的民心工程,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协商的最终结果,是在种植基地内寻找新的地下水水源,并由天雄村村委会与建筑工地施工方共同出资新建一口水井。为尽快解决产业户生产用水需求问题,昭化镇纪委持续靠前督促、推动,新水井在一周内就建成通水。
【采访】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菊先:我们肯定是要去现场选点,要给它(蔬菜园)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而且那个地方能够保证打下来要有水源,资金不能够浪费。
【采访】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李莉:在镇纪委的积极督促和监督下,在一周内新建了一口水井,抽水量每小时达100立方米,灌溉面积80余亩,天雄村蔬菜园区得以顺利地灌溉,农作物茁壮成长,业主的生产用水也得到了充分的供应。
解决了群众生产缺水难题,土地便不再撂荒,群众也不再心慌。看着源源不断的井水通过水管流入大棚,产业户赵礼荣一行人也欣喜地迎来了当季的丰收。
【采访】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蔬菜种植产业户 赵礼荣:我们有水过后,蔬菜禾苗长得非常健壮,也对我们自己的生产和资金没有受到损失,感谢政府、感谢镇上和村上,感谢纪检(部门)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帮助。
主持人:
将安全、便捷的天然气“接进”家中,是居民翘首以盼的“急”事,也是纪检监察部门决心办好的“实”事。在成都彭州市,一些迟迟未通气的散居户家中也迎来了自家的“烟火气”。
【采访】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金凤村一组村民 陈祖松:现在热水器一打开,水就安逸得很,最多一分钟都要不到,它就已经非烫了,你调到好多度,它就是好多度,等于那样子的,原来就不得行。
【采访】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金凤村十五组村民 陈宗伦:原来我们家一个月要用两罐气,按照130(元)(一罐)就260(元),现在可以说(一个月气费)可能130(元)都要不到。这一点,确实就给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情。
【正文】近日,面对前来开展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金凤村的村民们讲起自家用上管道天然气的感受,都纷纷夸赞它“高效”“安全”“便宜”。这样的变化还得从2024年的一次走访说起,当时,在与走村入户的纪检监察干部交谈时,一些村民倒起了“苦水”,反映自己已经缴纳了6800元管道天然气安装费用,但一年时间过去了,气还没来。平日生活,他们都只能依靠天然气罐供气。
【采访】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金凤村一组村民 陈祖松:问题是(罐装天然气)烧完了你才晓得没气了,你喊他(商家)给你送来,起码要半个小时以后他才给你送起来。
【采访】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金凤村十五组村民 陈宗伦:像我们热天2罐气放在这儿,虽然我们对这方面是外行,但是总感觉温度达到40多度了,得不得爆(炸)的问题哦,还有这种(担心)。钱我们都交了的,迟迟没安(装),农村你想嘛6800元钱,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多),你作为散户,你去找哪个呢。
为什么钱交了这么久还不通气?还有没有其他村民涉及该问题?带着疑问,彭州市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监督,驻市经科信局纪检监察组会同职能部门进一步全面摸排,发现该情况背后大有文章。
原来,2023年,驻市经科信局纪检监察组就通过个别群众问题反映,发现某第三方公司在未取得燃气经营企业授权的情况下,违规收取了群众燃气安装费用。纪检组随即向职能部门发送工作提示函,并督促问题整改。2024年集中整治期间发现的问题,便是该第三方公司利用信息差趁虚而入、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再一次曝光,且其行为在老百姓散居的农村尤为频发。
【采访】成都彭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庄光虎:我们“点对点”向市领导“函告”分管领域的整治情况、向主管部门发送履责提示函,督促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跟进监督,全程监督。
摸清缘由后,驻市经科信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经科信局坚决扛牢问题整改责任,定期调度,积极组织镇街和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专题协调会。对交了钱却实在不具备安装条件的用户,工作专班予以充分沟通,动员群众接受退费。对交了钱未通气,但具备安装条件的用户,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采访】成都彭州市经科信局能源管理科科长 丁穆迅:第一个就是由燃气公司对他的工程费用进行一定减免,他们让一部分利,第二个就是由所在地的镇、街道,他们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他们自己筹出一部分钱,第三个就是发动村上,那么由村上实施土建工程,比如说挖管道这些,到时候燃气公司直接去埋管就是了,就通过这“三个一点”的方式来共同解决这个经费,共同推进燃气入户工程的建设。
目前,相关退费及施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且部分完工,第三方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已受到法律惩处。为了杜绝类似问题死灰复燃,工作专班对全市燃气使用情况进行了摸排,对具备通气条件的地区陆续开展配套建设。
【采访】成都彭州市纪委监委驻市经科信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冯全勇: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督促职能部门管业务必须强监管、管行业就要管行风,推动完善相关业务制度、监管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采访】彭州华润燃气公司副总经理 张安辉:除了解决之前第三方发生的一些问题,我们投资800万,减免了300万的工程费,解决了4000户用户的供气问题,为了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又投资了接近2000万,解决了1万户的农村用户的燃气配套问题,到现在为止,用户还是表示满意。
主持人:
从数据看,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6.8万件。从实际行动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疏通民忧,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解决也正发生在基层每一个角落。接下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将持续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气顺”真正成为连接党群真情的连心桥!
好的,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下周再见。
编辑:罗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