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期《脱贫攻坚 他们受到表彰》
发布时间:2021-02-26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 访问量:2793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省纪检监察系统共有1个集体和3名干部受到表彰。其中,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被表彰为先进集体;雷波县委副书记、省纪委监委驻科技厅纪检监察组综合处处长卓文宪,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第一书记、简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蒋青淞,和生前为阆中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的张晋铭被表彰为先进个人。本期节目我们通过受表彰集体和个人的生动事例,为您展现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全力护航脱贫攻坚的不俗战绩。

【同期声】习近平: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正文】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批准普格县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实现了161个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凝聚了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的心血。

近几年来,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动,以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邓全富:我们坚持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每年一选题、一年一重点,分层分级、分口分类地开展了五轮专项治理。

实施一项专项治理,净化一个扶贫领域。在查处问题的同时,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案件“剖开来”看,督促有关部门针对问题症结深入整改。由点到面,对个案暴露出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是四川省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特点和有效经验。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 傅鑫晶:开展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各方面,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2020年3月,省纪委监委机关按照省委决策部署,把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成立驻县工作专班,深入一线、深度参战,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任务不完成不撤退、目标不实现不收兵,以深督实导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三个工作专班驻县督战实战,按照每周一暗访、每旬一沟通、每月一通报、及时约谈提醒4项具体措施,深入219个乡镇、63个县级部门和6所医院学校开展现场督导。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邓全富:我们主要盯四大类问题,一是工程进度的问题,项目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质量,还有一个就是民生保障,最后还有一个纪律作风。

项目和资金是攻克贫困堡垒的有力武器,也是扶贫领域最容易滋生腐败和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强化对扶贫项目建设的监管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资金+项目”的双管整治模式,成为了四川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8年12月,经组织选派,卓文宪挂任雷波县委副书记,投身于脱贫攻坚“冲刺之战”。这时,离2019年项目协调会仅剩3个月。为准备好协调会,在短短3个月里,卓文宪召开项目审核推进会30多次,去省级部门协调工作60多次,在成都和雷波之间来回穿梭20余次。最终,在2019年省纪委监委项目协调会上,雷波县申报的项目通过率达到100%,且新增项目24个。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驻科技厅纪检监察组综合处处长、雷波县委副书记 卓文宪:那么从纪检监察机关的帮扶来说,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实事求是,实实在在,扶真贫,真扶贫。

在充分调研后,卓文宪很快意识到,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关键看产业。通过深入走访,他发现省纪委监委帮扶的帕哈乡八合村适合发展蔬菜产业,且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卓文宪积极协调省科技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村合作社流转土地76.34亩,发展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目前,该项目惠及贫困户122户551人,带动非贫困户34户145人,户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近8000元,做到了通过蔬菜产业兴农业、富农民,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之路。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驻科技厅纪检监察组综合处处长、雷波县委副书记 卓文宪:每一份辛苦,它终会体现在我们人民群众的身上,都会凝聚在这片土地上。

卓文宪的帮扶工作是省纪委监委机关帮扶雷波脱贫的一个写照。几年来,省纪委监委机关坚持长短结合、因地制宜,采取“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模式,投入2.49亿元支持雷波发展特色产业、电商、乡村旅游、彝绣加工等,扶持带动贫困户7800户3.12万人增收。截至目前,省纪委监委机关为雷波县协调脱贫攻坚项目329个,涉及资金42.42亿元,已到位资金24.98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雷波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四时蔬果逐番新,都靠辛勤棚里人。在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的蔬菜大棚里,驻村第一书记、简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蒋青淞正在和村民一起采摘蔬菜。

2017年3月,蒋青淞到火烧庙村任第一书记。为转变村民种植传统作物的观念,他和干部群众商量,决定种植紫山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引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可天公不作美,一场连续几天的大雨引起涝害,紫山药患病,大半年的辛劳打了水漂。

脱贫攻坚没有退路。种植紫山药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打消蒋青淞发展经济产业的信心,他想到了设施农业,这是一种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方式。

【采访】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第一书记、简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蒋青淞:考虑到过去我们村的特殊情况,还有过去产业发展走的一些弯路,我们选择了设施农业。希望通过设施农业的方式,改变我们过去老百姓发展产业依然是等天看天靠天吃饭的现状。

2018年9月,他和村“两委”第二次尝试建设蔬菜大棚,示范种植羊肚菌、甜瓜、苦瓜等经济作物。

【采访】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第一书记、简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蒋青淞:我们发展大棚蔬菜,一方面是巩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果,第二点就是通过种植大棚蔬菜来实现全村产业兴旺。

为鼓励村民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社,蒋青淞挨家挨户走访,帮着村民算收入账,最终建起大棚30余亩。同时,邀请农学专家现场教学,带动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发展藤椒200余亩。截至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增至1.35万元。

在蒋青淞的带领下,火烧庙村的安居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用他的话来说:安居工程让贫困户住上了好房子,蔬菜大棚摘掉了贫困村的穷帽子。

生前为南充阆中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的张晋铭,给人们留下一个立体丰富的形象:在朋友眼中他是铁面执纪,不徇私情的法纪守护者;同事眼中他是勤学上进、刻苦敬业的典范;家人眼中他是“工作狂”,在身患重症人生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始终是工作。他经过两次大手术,但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奔波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离世时才43岁。

2019年4月,张晋铭刚刚做完第二次手术,他帮扶的宝台乡赵家沟村银杏产业园升级改造,资金出现短缺。得知这一消息,张晋铭拖着虚弱的身体,很快回到村里继续开展工作。

【采访】南充阆中市宝台乡赵家沟村村主任 李向奎:他赓即就回到纪委去,就给我们协调解决资金。

在张晋铭带领的驻村工作组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赵家沟村新修通村通社道路、入户便民路、产业道路近20公里,整治山坪塘、蓄水池13口,发展银杏、花椒、水产养殖等多项产业,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不到3000元,增加到2018年的近7000元,一举实现脱贫摘帽并通过了国省验收。

【采访】南充阆中市宝台乡赵家沟村党支部书记 张洋溢:他身上那种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对群众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护,这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话,他的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去学习,向他学习。

手术后的张晋铭身体越来越虚弱。2019年9月6日上午,也是他去世前第16天,张晋铭再一次来到赵家沟村。这一天,他从上午忙到下午2点过。他和村民们都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到村里做扶贫工作。赵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村医的赵策对当时的情景记得很清楚。

【采访】南充阆中市宝台乡赵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医 赵策:当时他说他有点不舒服,肚子痛。我作为一个医生,我就说,我给你拿一点止痛的药,行不行,他说他今天忘了带止痛药,然后我就给他拿了止痛药吃,吃了以后,稍微缓解了,但是汗水还是特别的多,当时他坚持要下队去,我叫他在村卫生室休息,他都不,他就下队去了,原本十分钟的路,走了三十五分钟,样子非常艰难,双手抱着肚子,但是还是到了贫困户家中去。

利落的短发,消瘦的脸庞,是张晋铭留给人们最后的印象。

【采访】南充阆中市宝台乡赵家沟村村民 任桂华:我伤心地哭他,这个娃儿(张晋铭)对我多关心的,哪怕到现在都还是没有忘记他一样,这才是真的好干部。

主持人: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表彰的1个集体和3个个人,既是我省纪检监察系统参与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代表,更是全国无数个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一份子。8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14亿人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生活。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严格落实“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的工作要求,加强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四个不摘”政策成果的监督,持续纠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下期我们再见。


分享至: